首頁>檢索頁>當前

新技術帶給教師工作的新可能

發布時間:2020-07-28 作者:尚俊杰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最近20年來,以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對各行各業產生了顛覆式的影響,在教育領域也掀起了一場場變革的浪潮。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線下場景被迫轉移到線上,人們進一步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作為受疫情影響最廣泛的領域之一,在持續數月的在線教育實踐中,廣大教師都體會到了各種“酸甜苦辣”。

盡管這場由疫情催生的“在線教育實驗”充滿坎坷,但我認為:與傳統線下教學模式相比,新技術不但能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隨著在線教學平臺功能的逐漸完善,傳統教學場景下一些困擾教師的現實問題——如繁瑣的非教學性事務、家校溝通、學生需求多樣化等,都能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最終提升教師的幸福感。

中國教育報刊社·中教傳媒智庫最新發布的《“后疫情時代”數字化教育發展的共識與行動》報告指出,此次大規模在線教育實踐為教育系統內外部帶來了許多新經驗、新啟示。報告認為,從不同地區和學校呈現的案例來看,這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實踐,是推動數字化教育縱深發展的一次大練兵。具體來說,數字化教育可以在促進教育公平、改變傳統教育管理模式、提升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的治理效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推動教育教學變革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當前,信息技術對各行各業的改變有目共睹。而在教育領域,比起教學工作的效率提升,教育從業者更容易去關注如學生學習質量提高等問題。正因如此,許多頗為“原始”的工作方式依然廣泛存在于教育行業。例如,當快遞公司員工通過智能識別地址技術完成填單工作時,大部分教師和學生還需要手動調整文獻格式。

教育真的是被技術“遺忘”的行業嗎?答案是否定的。

一方面,技術對教育行業的影響常常被忽視。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校長曾分享過這樣一個觀點:如果沒有信息技術,像物理學領域的分子物理學和生物學領域中的人類基因研究等研究則無法進行;同樣的,如果沒有SPSS等統計軟件,社會科學的一些研究也將大受影響——但這些似乎都沒有被計算進生產率中。如Word、PowerPoint、Excel等工具早已極大提升了教學效率,但是人們似乎不在意。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這些技術帶來的改變并不能全部概括為教育信息化。真正的教育信息化必須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師在現實層面的問題。

只要我們在大中小學校園認真觀察,便會深刻感受到教師在工作中所背負的重擔。有學者曾經對貴州省黔東南民族地區農村小學教師調查中發現,因為工作負擔重,工作壓力大,超過20%的小學教師表現出職業倦怠。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當然可以加大教育投入、縮小班級規模、優化工作流程,不過從眼下來看,新技術的推廣似乎應該放在第一位。

首先,平臺型的互聯網工具已經可以較好地輔助教師完成事務性的工作,提升教學效率。這一點在疫情期間體現的非常明顯。例如,深圳龍華區在疫情期間選擇通過企業微信來應對“停課不停學”挑戰,龍華區教育局在兩天之內便導入了下屬的78所學校的,共涉及3000個班級、9500名教師、10萬名家長。一個APP,就解決了局校溝通、家校溝通問題,讓教師從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更專注教學本身。

對于教育來說,效率和質量相輔相成。未來,更加值得期待的是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推廣,新技術可以幫助教師自動或半自動地批閱作業,了解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隨時隨地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例如,現在已經有較為成熟的組卷工具,可以在優質考題中快速選擇,組成試卷;再比如,一些英文自動批改軟件,可以逐字逐句地幫學生修改作文,極大降低了教師的時間成本。

其次就是技術對個性化學習的推動。眾所周知,要真正實現個性化學習,就需要仔細分析每一位學生的每一次學習行為、每一份作業、每一張試卷,從中找出問題,并給予個性化指導。而在現實課堂中,教師想要如此指導幾十名學生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么,人腦不行,靠電腦行不行呢?

通過大數據技術,學校可以漸漸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成績、家庭背景、就餐信息等各種數據。借助人工智能力量,便可以讓計算機像特級教師一樣去分析每一位學生的情況,并給出針對性的改進建議。目前有很多研究者、實踐者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在研究領域,學習分析(Learning Analytics)已經備受重視,很多學者都在基于MOOC等在線學習數據進行分析,以便了解學習者行為特征,從而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比如可汗學院,它不僅錄制了一些教孩子學數學的視頻,更重要的是,它推出了數學課程的學習儀表盤,把要學的數學知識精細切割為上百個知識點并可視化為由549個小格組成的任務進度圖。學習者可以設計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并自由選擇想要學習的知識點,還可以通過練習或測試提升對某一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從而真正幫助到學生。

目前,教育技術、學習科學、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多個學科對學習分析都很重視,未來如果技術方面再有突破,教育學或許就可以成為一門從主要依靠經驗轉變為主要依靠數據的實證學科。教師也就成為擁有更多周邊設備和技術支持的“超級教師”,而不再局限于“粉筆+黑板”的傳統形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工作的幸福感必將極大提高。(作者尚俊杰,系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學習科學實驗室執行主任,北京大學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牛牛| japanese乱人伦精品| 国产福利专区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乱码欠欠欠欠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2021年国产精品久久|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99久久国语露脸精品国产|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蜜桃|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一区12p|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北岛玲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国产精品毛多多水多|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 97久久超碰成人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99er热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99re|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日本精品VIDEOSSE×少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99视频都是精品热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