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十四五”時期,海歸發展機遇廣闊

發布時間:2021-04-12 作者:王輝耀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神州學人雜志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我國未來幾年穩步快速發展具有全局性指導意義。對廣大留學人員來說,今年兩會釋放出的開放創新信號體現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與潛力,為“十四五”時期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成就自我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

擴大開放為海歸提供廣闊平臺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球貿易投資出現萎縮,而中國不僅成功控制住疫情,還一躍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2020年年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和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談判如期完成,為中國推進制度型開放提出高標準新要求。而營商環境改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縮短、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驗港建設推進等一系列對外開放舉措相繼完善落地,也將進一步拓寬市場準入,減少貿易和投資壁壘,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從而吸引更多外資企業來華發展,這也將掀起新一輪留學人員“歸國潮”。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表示歡迎廣大外企來華投資,并指出“十四五”時期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促進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構建一流營商環境,并進一步大幅縮減負面清單,制定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推動服務業有序開放,增設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等,向世界釋放中國擴大開放發展的積極信號。同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

走出去與引進來并重為留學人員回國發展創造更多機遇。作為聯接中外的國際化人才,留學人員在跨文化溝通、知識儲備和語言等方面具有優勢。我們的企業引進來與走出去,離不開具有國際化視野的經營管理與專業技術人才,也離不開熟悉當地情況、了解當地政府和商業環境,甚至有一定資源和人脈的國際化人才。“十四五”時期,在中國進一步開放發展的大潮中,留學人員可在回國發展中尋到更多機遇,在發揮自身國際化人才優勢的同時,努力實現自身價值。

海歸可發揮專業優勢創新創業

科技創新是全球化新階段各國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重要依托。當前,中國的經濟結構正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5G、人工智能、物聯網、新能源、新材料、基因編輯等各國重視的前沿學科離不開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醫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只有打好基礎,才能實現從0到1的突破。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雖然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相比依舊存在差距。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出臺《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強調出國留學仍將是我國培養現代化人才的重要渠道。在產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的新階段,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專業技術型人才將為中國基礎研究及創新創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活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要健全穩定支持機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級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0.6%,落實擴大經費使用自主權政策,完善項目評審和人才評價機制,切實減輕科研人員不合理負擔,使他們能夠沉下心來致力科學探索,以“十年磨一劍”精神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近年來,多地都出臺了支持基礎研究和科研成果轉化的系列政策。如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2020年向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單位及具有基礎研究能力的國家、省、市級企業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的302個項目提供資助,涉及電子信息、生物和生態環保、智能裝備、材料能源等領域,擬資助總金額超過6億元。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國的數字化轉型發展突飛猛進,線上教學、線上醫療、線上購物等線上經濟模式遍地開花。目前,工業經濟正向著數字經濟大踏步邁進,互聯網+產業的新模式順應了科技引領生活發展的新潮流,新基建正在改變我們的未來。而我國智能制造、遠程控制等方面的技術人才儲備和人才培養水平還遠遠不夠。根據拉勾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新基建人才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末,我國新基建核心人才缺口達420萬。大數據運用、公共衛生和互聯網醫療、在線教育或娛樂平臺等行業的人才需求將迅速擴大,從而為數字營銷、人工智能、公共衛生、數字媒體設計、游戲開發等相關專業的留學人員就業創業提供了契機。留學回國人員尤其是高新技術領域的海歸人才,可發揮其專業知識技能和國際化人脈優勢,在國家及地方政策支持下創新創業,在加強基礎研究的同時,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此外,留學人員應在國際上為中國科技自立自強正名發揮作用。近年來,西方國家出于對中國科技發展的恐懼,對中國一系列科技發展舉措進行抵制,一些西方媒體也對中國的科技發展進行污名化,散布針對中國的陰謀論。海內外留學人員應以自己的方式,將所學用于國內科技發展,助力中國在科技自立自強方面樹立正面形象,從而減少西方民眾對中國科技發展的誤解,增強中國的軟實力。

解決融資難題為海歸拆掉“資本墻”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逐步由“世界工廠”變為“世界市場”,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越來越多的留學人員踏上回國創業的征程。近年來,全國各地海創企業如雨后春筍一般涌現,聚群效應顯著。但同時,受制于難以適應環境、融資機制不成熟和政策不完善等因素,海歸的創業之路也面臨諸多挑戰。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約為3年左右,很多創業項目都無法邁過這個門檻。資金不足是造成“三年之殤”的首要因素。據全球化智庫(CCG)聯合智聯招聘調研發布的《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2019》顯示,“融資困難”是海歸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占比33%,同時有29%的海歸創業者認為“創業服務不到位”。且由于海歸創業多集中于科技領域,投資回報期相對較長,無疑給融資問題雪上加霜。

但我們也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進一步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使資金更多流向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更多流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長30%以上。此外,很多省區市也相繼出臺針對海歸創新創業的扶持政策,例如北京對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科技服務、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領域的戰略科學家、科技創新人才和產業領軍人才給予10萬元企業開辦費;上海對國際金融、國際航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化、文化創意等22個產業領域的人才給予最高50萬元的政府資助資金;安徽合肥設立“留學人員創新項目擇優資助計劃”和“留學人員來肥創業啟動支持計劃”,給予最高50萬元的資金扶持。這對于創業主要靠“個人存款”和“朋友親戚借款或贈款”的海歸來說,大大拓寬了融資渠道,減少了融資成本,降低了創業的成本和難度。

公共外交大發展時代留學人員大有可為

軟實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公共外交則是增強國家軟實力的必要途徑。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扎實推進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今年兩會期間,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答記者問時強調中國外交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外交事業。黨的領導是中國外交最大的政治優勢,而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也是中國公共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間外交具有靈活多樣、潤物無聲、敏感性低等獨特優勢,隨著國際多邊力量和非政府主體的發展壯大,民間二軌外交逐漸成為國家政府間外交的重要補充,不僅可對政府間外交起到補充促進作用,增進國家間互信與友誼,緩和摩擦與誤解,還可改善一國的國際形象,提升國際影響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硬實力快速發展,進入“十四五”時期,搞好公共外交,提升軟實力、增強國際話語權的意義更加凸顯。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所處時代方位正在發生巨變,中國對外交往也更有底氣要求平等與相互尊重。新時代的中國公共外交既謀求友好合作也敢于善于斗爭。一方面,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另一方面,在堅持原則基礎上,民間往來可采取更加柔軟靈活的方式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友好合作。在外留學人員作為國家形象的載體,是一張張生動的“中國名片”,應在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文明準則、信仰追求和當代中國經驗與發展模式上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增進中外交往,參與中國在海外公共外交事業,助益當地發展。向世界展示新時代中國留學人員的良好精神風貌,有利于幫助消除國際上對中國的誤解,增強國家軟實力建設。

與此同時,中國所面臨的日趨復雜甚至充滿誤解的國際環境也越來越需要能夠進行國際溝通的國際化人才從事公共外交相關工作。擁有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專業知識背景的留學人員,能夠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中外交流,可適應國家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其對中外文化深度了解,對國際思維方式和運作模式諳熟于心,在國外人脈資源豐厚、渠道廣闊等優勢,積極投身于企業、智庫、媒體、行業協會、非政府組織等涉及國際傳播、公共外交的工作中。無論是形勢研究、宣傳報道,還是活動組織、項目合作等,留學人員都可充分發揮其優勢。同時,留學回國人員還可將國際上先進的社會治理、商業管理理念和專業領域的知識協調融入國內特有的政治制度和市場環境,有效促進國家公共管理創新。

總之,“十四五”時期,在開拓中國外交新局面、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為國家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等方面,留學人員將大有可為。(作者系全球化智庫[CCG]主任,曾先后赴加拿大和英國留學)

文|王輝耀

來源:神州學人(2021年第4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午夜一级日韩精品制服诱惑我们这边 |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66| 九九99精品久久久久久| 老司机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嫩草视频永久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色视频| 国内精品videofree720| 2019天堂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国产精品二区观看|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2018国产精华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99热在线日韩精品免费|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麻豆精品不卡国产免费看|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国产亚洲精品91|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少妇国语|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pp|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