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四個維度”構筑中部人才發展高地

發布時間:2021-04-12 作者:邱斐 劉慶膂 田慶華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神州學人雜志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高校的核心競爭力歸根結底也在于人才。近年來,中南大學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緊抓一流大學建設機遇期,實施升級版人才強校戰略,精選賢才、精準育才、精誠待才,不斷營造有利于人才紛至沓來、脫穎而出、各盡其才的良好生態,努力構筑具有影響力、吸引力、競爭力的中部地區人才發展高地。

p34.jpg

中南大學校本部

p35.jpg

中南大學舉辦“升華·云論壇暨2020云視聘全球人才招聘直播”活動

謀篇布局有高度,讓人才優先發展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核心任務之一就是要建設一流的人才隊伍。”中南大學黨委書記易紅這樣強調人才的重要性。長期以來,學校充分認識到人才對改革發展的全局性和決定性意義,牢固樹立人才優先發展理念,把人才隊伍建設擺在關鍵位置,全方位支持人才發揮頭雁引領作用。2015年,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雙一流”建設的號角正式吹響,面對高端人才短缺的現狀和區位不具競爭優勢的客觀現實,中南大學瞄準建成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的總體目標,下定決心以更大力度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重點引進培育一批戰略主導人才、學科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以高水平人才的聚集推動有色金屬、軌道交通、醫藥衛生三大特色學科群跨越式發展。一流的待遇才能吸引一流的人才,2016年學校出臺《中青年人才聘用管理辦法》,對人才隊伍建設進行全鏈條的制度設計,提出比肩海外一流名校的優厚待遇,堅持引進人才和現有人才“同標準、同支持、同重用”,引導各類人才同臺競技、并軌發展。

為抓好抓細抓實人才強校戰略,中南大學專門成立由校黨委書記和校長任組長的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設立由主管校領導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的人才工作委員會,并把人才隊伍建設列為學院年度述職考核的重要內容,校黨委書記、校長與各學院黨委書記、院長簽訂人才工作目標責任書,各學院人才隊伍建設的情況與績效直接掛鉤,構建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合力推進、學院主體落實”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學校人才工作科學決策、改革創新和統籌協調能力大幅提升。

“十三五”期間,學校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新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00余人,形成一支以15名兩院院士為引領,以400余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為核心,以1800余名正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為骨干的高水平師資群。

p36-1.jpg

柴立元(右二)在實驗室指導團隊成員

全球延攬有廣度,聚人才協同發展

中南大學聚焦學科需求導向,拓寬引才視野,構建多元引才網絡,實施全球優秀人才招聘計劃,著重引進高精尖缺人才和青年才俊。學校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推出中南大學特刊,赴海外名校舉辦系列專場招聘會,依托重要人才網站和微信等新媒體平臺發布人才招聘公告,多渠道推介學校引才政策,誠意滿滿招攬人才。2017年,學校舉辦首屆國際青年學者湘江論壇,搭建以學科交叉和人才匯聚為驅動的學術交流平臺,3年期間共有500余名來自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英國牛津大學等海內外知名院校的優秀青年學者受邀來校交流,一批活躍在國際學術前沿的青年人才選擇加盟學校;2020年,學校創新工作思路,舉辦“升華·云論壇——全球人才招聘宣講直播”活動,由校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學院負責人和人才代表組成的宣講團與400余名海內外人才通過網絡直播形式進行校情校史、引才政策宣講及人才成長經歷分享,并根據人才專業領域、時區分布、意向選擇等,以一流學科為主體召開7場網上分論壇,實現人才招聘宣傳“不停擺、不斷線、不減速”。

中南大學擁有11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在全國高校名列前茅。學校堅持“不求所有,以用為本”,依托創新引智基地大力實施柔性引智計劃,對學科發展急需緊缺人才隨時發現、隨時引進、隨時聘用,實行以目標考核為核心的彈性管理制度,重點考察人才實際業績和貢獻,對到崗時間不作硬性要求。

2020年,學校全職引進芬蘭科學院院士1人,聘請其牽頭籌建中南大學護理學國際化示范學院。2016年以來,共有40余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加盟學校,發揮了較好的引領帶動作用。

p36-2.jpg

呂奔在工作中

靶向培育有力度,助人才提速發展

“要構建與一流大學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科領軍人才及團隊,培養一批優秀青年人才,超前儲備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人才。” 在2020年全校中層干部大會上,中南大學校長田紅旗對人才隊伍建設作出部署安排,提出明確要求。學校堅持引育并舉、雙輪驅動,每年投入人才隊伍建設經費超過2億元,以精準資助和科研專項為牽引,集中核心資源,分層分類助推人才成長。為高端人才量身定制個性化支持方案,在團隊組建、經費配套、博士招生指標、辦公實驗條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資助,支持人才圍繞國家戰略需求,以高水平創新團隊、重大科研平臺、重大科研項目為支撐,加強基礎研究突破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原創性成果。

“很感動,衷心感謝學校關心!”2018年,環境工程學科重金屬污染防治團隊負責人柴立元教授在獲得學校學科領軍人才專項資助時動情說道。學校不僅在待遇和經費方面給予其大力資助,還根據他的需求,全職引進了一位環境科學領域理論基礎方向的領軍人才,填補了團隊在該研究方向的空缺。在這一系列支持下,柴立元教授帶領團隊圍繞冶金過程中的環境問題攻堅克難,研發多項開創性技術,現已推廣應用至全國26個省區市的200余家大中型企業,其中“重金屬廢水生物制劑法深度處理技術”實現年處理重金屬廢水超過1億立方米,為保護綠水青山提供了重要支撐。憑借在該領域的突出貢獻,團隊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4項,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019年,柴立元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僅2017年以來,團隊成員中就有6人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

同時,學校創新人才配置與組織模式,在優勢學科領域和特色研究方向設立戰略先導專項,不設申報時間、立項指標和資助額度等限制,重點支持領軍人才自主組建創新交叉團隊、自主選擇科研方向、自主開展探索創新。2016年以來,學校先后支持“超高溫輕質難熔復合材料”“免疫代謝在糖尿病早期預警”“精準診斷與個體化治療中的作用及新機制研究”等重點專項立項,總投入達6000萬元。

蔣麗忠教授是一位本土成長、長期活躍在振動臺上的高鐵橋梁抗震學者,也是學校首批戰略先導專項“多源動力作用下400km/h以上超高速鐵路橋上行車安全保障技術”的負責人。2016年通過專項資助,他進一步優化團隊結構,凝聚了一支包括2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和2名國家“優青”在內共13人組成的高速鐵路工程結構服役安全創新研究團隊。在前期研究基礎上,他帶領團隊在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設計理論與應用、高速鐵路橋梁抗震等方面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探索,相關成果在京滬、京廣、蘭新等多條鐵路的近百座橋梁工程中得到推廣應用。蔣麗忠教授先后主持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鐵道部重大攻關項目等,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2018年其團隊入選科技部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團隊。

為關注青年人才成長,學校設立“創新驅動計劃”青年創新團隊項目和青年人才項目,前瞻培育未來學科帶頭人和學科方向帶頭人,幫助項目負責人凝練關鍵科學問題、形成穩定發展方向、面向前沿自由探索,助推青年人才加速成長。該計劃實施5年來,累計資助創新項目285項,資助經費超過2.3億元,項目負責人中產生國家級人才近60人,80%以上分布于學校一流建設學科,成為學校沖擊世界一流大學的中堅力量。

2014年,呂奔懷揣著兒時的科研夢,放棄了美國綠卡,義無反顧回到故鄉湖南入職母校中南大學。在學校支持下,他領銜團隊圍繞危重癥多臟器衰竭的發病機理開展系列原創性研究,在膿毒癥休克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為湖南首位科技部“973計劃”青年項目首席科學家,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16年,通過學校“創新驅動計劃”資助,他的科研之路步入快車道,2018年榮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標兵,2019年入選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教授,2020年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然而,呂奔沒有停下追逐夢想的腳步,目前,他正帶領團隊繼續攻關,爭取在國際學術界發出更強的中國聲音,并能盡早將膿毒癥致病新理論應用于臨床,造福廣大患者。

p36-3.jpg

蔣麗忠(左四)帶領團隊成員參加學術會議

精細服務有溫度,促人才潛心發展

中南大學秉持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人才服務理念,不斷優化發展軟環境,真情關切人才生活,讓人才前行無擾、后顧無憂。學校建立了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制度,落實校院兩級黨委主體責任,引導各級干部特別是部門和學院一把手牢固樹立“抓人才就是抓發展,抓第一資源就是抓第一生產力”的意識,以座談、慰問、電話等形式,多方傾聽人才意見建議,積極協調解決人才子女就學、配偶安置、住房購房等實際困難。大力推行人才服務總值班制度、首問負責制和一站式服務制度,安排服務專員做好電話咨詢、業務預約、全程協辦等工作,讓人才少操心、少跑路,最大限度方便人才。

學校不斷深化以人事制度改革為龍頭的校內綜合改革,進一步擴大二級學院辦學自主權,將進人權、職稱評審權、津貼分配權下放給二級學院,成立各學院教授委員會,充分發揮人才在咨政建言、同行評價等方面的作用,積極推進教授治學實踐。堅決克服“五唯”頑瘴痼疾,突出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導向,建立“學科分類評價、代表性成果評價、同行專家評價、綜合打分評價”相結合的人才擇優選聘機制,在崗位聘用、職稱評聘、績效分配等方面構建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各盡其才的制度體系。

良好的發展環境催生系列重大成果。2016年至2017年,學校“一種從白鎢礦中提取鎢的方法”和“鐵路大風監測預警系統及方法”先后獲得中國專利金獎,成為近年來唯一一所連續兩年獲得該獎項的高校;2018年,“大深度高精度廣域電磁勘探技術與裝備”項目等10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總數位于全國高校前列;2019年,“基于新型動力源的C4機動平臺專有技術”“航天用超大型鋁合金材料與構件制造產業化項目”兩項科技成果成功轉讓,轉讓費分別超過1億元、2億元;2020年,獲批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數字經濟時代的資源環境管理理論與應用”,實現湖南省在國家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上零的突破。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站在“十四五”新起點上,中南大學將秉承百年辦學積淀,弘揚以“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為核心的大學精神,以人事制度改革為突破口,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優化人才計劃體系,建立健全高端人才精準引進機制、領軍人才與一流團隊培育孵化機制、青年人才蓬勃成長機制,全力建設德才兼備、高端引領、活力迸發的一流人才隊伍,重點在有色金屬、軌道交通、醫藥衛生等特色優勢學科領域打造人才高峰,為深入推進“雙一流”建設提供強勁人才驅動力。(作者邱斐系中南大學人事處高層次人才辦科長,劉慶膂系中南大學博士后管理辦公室主任,田慶華系中南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人事處處長)

p37.jpg

中南大學新校區

文| 邱斐  劉慶膂  田慶華

來源:神州學人(2021年第4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99精品久久精品|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无广告|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app|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国产精品理论电影|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精品国产不卡在线电影|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老司机精品福利在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8|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午夜人屠h精品全集| 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 国产精品白丝AV嫩草影院|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下载|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 国产亚洲精品仙踪林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快|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