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遠離網絡黑話爛梗
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教育事業服務中心副主任 武杰
網絡黑話爛梗的流行對中小學生學習規范語言和成長帶來了不容忽視的挑戰。
在教育層面上,我們可以通過加強語言規范教育,例如通過經典閱讀、寫作訓練等方式提升學生語言素養,避免網絡黑話爛梗過度滲透至書面表達。同時,教師和家長可與學生討論網絡語言的適用場景,幫助學生避免低俗、消極的表達。
在網絡平臺上,一是要加強內容管理。運用技術手段和人工審核相結合的方式,對網絡內容進行嚴格把關,限制黑話爛梗的傳播。對于包含不良語言的內容,及時進行處理。二是優化自動推薦內容。根據用戶的年齡、興趣等因素,精準推送積極健康、富有教育意義的內容。三是開展專項治理。定期開展針對網絡黑話爛梗的專項整治行動,清理相關違規賬號和內容,同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四是提供正向引導。通過推出優質的語言類節目、文化產品等,引導中小學生學習規范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素養。
全社會也應攜起手來,營造健康的語言環境,倡導文明用語,減少網絡黑話爛梗的傳播和使用。
(本報記者 郭馨澤 采訪整理)
《中國教育報》2025年06月16日 第0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