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運動手環顯示心肺達標率98%!”重慶萬盛經開區和平小學操場上,孩子們折返沖刺的身影在跑道上拉出彩虹軌跡。百米之隔的中盛小學,千名少年手持彩綢舞動星河——這是該區通過制度、課程、協同“三維賦能”推進體育改革的鮮活場景。如今,全區中小學大課間100%達標,學生體質優良率穩步提升,“小胖墩”“小眼鏡”的數量持續減少。
“跑步姿勢異常學生位置鎖定,3號跑道第二方陣!”和平小學運動場邊的“和小智”智慧體育終端剛發出萌趣提示,隨班教師5分鐘內便趕到現場。這樣的智慧守護,源于該區構建的“334”保障機制:“3”級督導體系,通過“分管領導每日巡查”“責任督學定點跟蹤”“家長代表隨機抽查”筑牢監督防線;“3”個智融平臺,依托多校試點的智能終端,實現運動數據“全時采集”“風險即時預警”“健康動態建?!?;“4”維評價系統,將“學生體質監測合格率”“運動技能掌握率”“心理健康優良率”“家長滿意度”納入學校考核。在去年的匿名調查中,家長對“學生運動時間保障”的好評率高達 96.7%。
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特點,該區量身打造“全齡段運動圖譜”:學前教育開發 12項傳統游戲改造課程,讓萌娃在玩耍中動起來;義務教育階段構建“2+X”課程體系,獅舞操、花樣跳繩等16類特色項目,讓大課間成為非遺傳承與運動鍛煉的融合課堂;高中階段推行“運動處方”,為學生定制個性化鍛煉方案,僅高三學生體測優良率便同比提升18%。
為讓運動習慣融入日常,該區還織密“家校社協同運動網”:校內推行“教師領跑機制”,班主任每日隨班守護運動安全,學科教師每周參與趣味運動解鎖跨界技能,體育教師每月開展專業指導;家庭端每月推送《家庭體育運動指南》,親子挑戰賽在家長群刷屏,帶動居家鍛煉常態化;社會面組建一支1064名體育指導員隊伍,深入36個社區開展技能培訓,萬盛文體中心的籃球場、孝子河畔的全民健身廣場,成了學生課后運動的熱門打卡地。南桐小學學生馬濤剛斬獲跳繩比賽冠軍,就變身社區小教練,帶著奶奶練起學校教的八字穿花健身操:“現在我不僅自己愛運動,還能幫奶奶一起健康!”
隨著“全國體育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試點城市”稱號的落地,萬盛經開區的體育改革正持續釋放實效。正如區教育局體育專干袁娜在工作日志中所寫:“當社區球場的燈光照亮親子鍛煉的身影,我們見證的不僅是學生體質優良率的提升,更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生動實踐?!?p>《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12日 第0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