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質量辦學推動教育強國建設 本期關注:推動九年一貫制學校高質量發展④
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學生因長期處于單一環境,往往會產生審美疲勞,這一情況成為制約教育活力的隱性挑戰。浙江省杭州江南實驗學校以空間育人為切入口,通過物理空間的階梯式遷移、課程體驗的沉浸式銜接、成長活動的儀式化喚醒三重路徑,構建起獨具特色的校區輪換機制,讓空間變革成為破解審美疲勞、激發成長動力的關鍵引擎。
構建適配身心發展的成長場域。我校將一至九年級學生劃分為低齡探索期(一至三年級)、學齡成長期(四至六年級)、青春發展期(七至九年級)三個階段,分別匹配月明校區、本部校區小學部、本部校區初中部。通過環境的精準切換,實現空間與成長的同頻共振。月明校區以兒童視角打造沉浸式“童話王國”,通過童話場景降低低年級入學焦慮,以環境暗示激發探索欲,契合低齡兒童認知與情感需求。本部校區小學部作為過渡橋梁,教室保留童趣元素的同時,增設走廊書架與探究實驗角,助力學生完成從兒童到少年的身份過渡。初中部以“簡約、專業、互動”為基調打造賦能空間。連廊設置國防教育長廊、微型博物館,物理空間去童趣化。通過環境變化匹配學生青春期對自主性與學習深度的需求,助力其向自主學習者轉型。
用課程銜接打破空間割裂感。校區輪換的本質是幫助學生完成從兒童到少年的身份跨越。我校以課程為紐帶,在空間轉換節點設計沉浸式銜接體驗,讓環境變化與認知升級形成合力。每年5月的“探校日”學科預演已成為固定傳統。如在2023年“水滴聚夢,星向未來”活動中,三年級學生走進本部校區,在少年科學院體驗機器人搭建,在少年藝術院感受民樂佳音,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課程體驗,將新校區視為更酷的舞臺。小初銜接課程則通過各學部教師同課異構的形式,展開學科銜接研討。
以儀式感構建成長精神坐標。校區輪換不僅是物理空間的遷移,更是成長階段的分界點。我校通過序列化儀式活動,將空間轉換升華為具有精神賦能價值的成長里程碑。富有創意的“升本活動”已成為三年級學生的專屬記憶。2023年“水滴聚夢,星向未來”十歲成長禮中,學生通過視頻回顧三年月明校區生活,在校長致辭與教師祝福中完成從低齡探索者到學齡成長者的心理跨越。2025年活動中,六年級學生與初中生共同參與“粽享端陽”“投壺雅趣”等民俗游戲,在愛心義賣中提前融入初中校園文化。
在九年一貫制教育實踐中,物理空間的輪換成為了動態的教育資源,成為了貫穿童年與少年的“成長坐標軸”,環境的“有形變化”撬動著育人的“無形生長”。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探索“空間+課程+評價”的深度融合,讓每一次空間轉換都成為學生拔節生長的新起點。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江南實驗學校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12日 第0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